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的战役

A.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 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 【解析】由材料中“1938年4月9日”、“津浦线”、“中国军获胜”,结合已学史实可以判断材料是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规模最大的胜利,故答案为C项。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排除A项;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排除B项;1940年8月至12月的百团大战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        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查看答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 长征胜利,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C. 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D. 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反映了梁启超

A. 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满

B. 对当时国民革命产生的忧惧

C. 对国共两党合作的肯定

D. 对农村工农政权建立的期冀

 

查看答案

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中共“一大”(1921年)

中共“二大”(1922年)

中国社会性质

未阐述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革命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对象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力量

工人、农民和士兵

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A. 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 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 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D. 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查看答案

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司法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 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基本一致

C. 建立了与英国相同的政体

D. 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原则制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