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竞...

《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 新兴地主阶级重视人才为己所用

C. 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 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信陵、平原、孟尝、春申都“借王公之势”而受到“宾礼”的待遇,可知是指新兴地主阶级重视对人才的使用,故B项正确。信陵、平原、孟尝、春申等人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与西汉无关,A项错误。信陵、平原、孟尝、春申等人代表的是新兴的地主阶级,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魏赵齐楚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以下各项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 肯定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B. 指出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

C. 肯定了秦朝郡县制的作用

D. 指出了秦灭亡的根源所在

 

查看答案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在齐国

A. 分封制度已遭到破坏

B. 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 打破了等级尊卑观念

D. 废除了贵族特权

 

查看答案

《汉书》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其中所谓的“周制”是指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出身于手工业的思想家、教育家,心学的后继者,38岁时拜王阳明为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创立了泰州学派。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性的体现和成圣成德之根据,王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良知“当下具足”的本性,主张良知“现现成成”“天然自有”,将良知的实现看作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工夫。他将传统儒学的“天理”解释为“天然自有之理”。“天然”就是“百姓之道”“日用之道”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容,正式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基本主张,强调“道”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肯定了“道”之“愚夫愚妇可以与知”的一面。王艮的“格物”说指出应当由人民来“格”国家的过失,而“物”则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应该具有自我尊严,不应处于屈从,而应处于主导地位。王艮积极从事民间讲学活动,坚持“有教无类”的传统,将教育对象平民化。在教学过程中王艮注重用“简易明白”“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觉悟。

——摘编自王强《王艮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艮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艮思想的特点并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20年代,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大大削弱,希望与美国结成同盟,以保障自身安全。美国和平主义运动的代言人肖特威尔提出了“摒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呼吁。1927年法国外长白里安照会美国政府,提议两国缔结条约,谴责和摒弃战争,和平解决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则建议由美法两国向世界各国发出联合倡议,先由美法英意德日六个主要强国签署多边的非战公约,然后邀请所有国家参加。1928年8月,法、美、英、德、意、日等15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主要内容有: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者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者起因如何,只能以和平的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各大国在签署条约时,都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特别是各国都拥有自己“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非战公约》生效后不久,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9年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美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并概括《非战公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非战公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