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因此,...

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因此,淞沪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想以第3、第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意图的逐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这一材料

A. 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

B. 证明了日军扩大侵华战争是迫于无奈

C. 反映了凇护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

D. 体现了日本在侵华战略上比较被动

 

C 【解析】由材料日军被迫向上海增兵可以得出,日军最初的作战计划没有能够顺利完成,C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B说法错误;D说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淞沪会战最终还是以中国失败告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法币改为与英镑及美元挂钩。这说明

A. 近代中国经济和金融实现了统一

B. 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倒退

D. 中国货币体系开始走向了国际化

 

查看答案

1865年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主张:“铁路与铜线,事同一律,万难允许”。1875年李鸿章正式提出,铁路电报等西方新式物件,要“酌度时势……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导致李鸿章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开始自强求富的改革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C. 西方对中国的侵略逐渐加重

D. 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查看答案

下表为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主要人物形象及人数统计表。

艺术形象

财主及子女

大、小商人及子女

官宦之子女

侠士

皇帝、皇后、太子

出现人数

21

142

52

6

25

 

 

据此可知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学创作

B. 古代侠义精神日益走向没落

C. 官宦文学被平民文学所取代

D. 世俗文学是明代文化的主流

 

查看答案

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人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 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 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 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 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由桑弘羊主持推行了“均输”平准”制度。均输法是政府向若干郡国派遣均输官,进行官营运输业的经营,平准法是政府在京师设平准官,进行官营商业的管理。这些制度

A. 导致了交通运输成本的增加

B. 开启中国古代官营经济先河

C. 是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

D. 适应了汉代中央集权的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