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赫德曾提出处理中国的方针:“把现存的王朝作为一个还在运转的王...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赫德曾提出处理中国的方针:“把现存的王朝作为一个还在运转的王朝接受下来,并且,一句话,充分利用它。”战后议和,列强采纳和实施的正是这一方针。这一方针表明,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B. 镇压义和团运动扶植清政府

C. 真正实现瓜分中国的美梦

D. 彻底变中国为半殖民地社会

 

A 【解析】材料反映了列强要把清政府作为侵华的工具,要通过清政府巩固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瓜分中国的美梦破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半殖民地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7年,马建忠在《自法国上书李鸿章》一文中称:“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这表明

A. 洋务派学习西方律例制度

B. 先进人士对洋务运动进行反思

C.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愿望

D. 顽固派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宜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 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 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可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这说明

A. 民主政治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 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C. 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D. 美国的民主政冶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

 

查看答案

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者(个体的人)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

A. 共同体的理性意志    B. 多数人的利益表示

C. 主权者的集体诉求    D. 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查看答案

公元前326年,罗马通过了彼提利阿法案,依照法律规定,债务人以他的财产而不是以人身对债主负责。这一规定

A. 解决了平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

B. 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C. 保证了平民的公民身份和权利

D. 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