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只是少数学者。而到了20...

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只是少数学者。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须选择的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科学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B. 振兴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

C. 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加深    D. 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

 

B 【解析】由材料看出,到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说法逐渐推广和发展扩大,结合所学,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说法逐渐推广是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与政府加强思想控制无关,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13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 )

A. 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    B. 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C. 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    D.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

 

查看答案

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中国

A. 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

B. 近代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C. 农村自然经济逐步丧失统治地位

D. 实行了保护本国传统手工业的政策

 

查看答案

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

A. 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C. 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查看答案

朱度宗( 1240-1274年)时,有巨僚谏言:“政事由中书则治,反之则乱,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这表现了当时士大夫

A. 对君权合法性的质疑    B. 挑战君权至上的传统

C. 约束君权的治世精神    D. 共治天下的民主意识

 

查看答案

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

A. 实行察举制    B. 独尊儒术    C. 颁布推恩令    D. 兴办太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