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此处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 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 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 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 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B 【解析】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整体”,可以知道作者强调研究世界历史应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这是史学研究中“整体史观”。整体史观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故B项正确;ACD项包含在B项之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 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 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 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查看答案

开辟新航路引起所谓的商业革命,其表现是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

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

市场和贸易扩大

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实际的是    

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A.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 “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查看答案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井田制开始瓦解    B. 商品经济发展

C. 小农经济兴起    D. 家庭手工业产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