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6年3月,中共党员恽代英受派到黄埔...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6年3月,中共党员恽代英受派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总教官。1927年初,他又奉命主持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工作。在这段时期内,他先后写了《党纪与军纪》《纪律》《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方法》《修正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最近学校改革之意义》等文章。恽代英明确指出:“所谓党高于一切,是说军队不能违背党的主义。”“假如我们的军队不肯受党的指导,不肯为党的主义作战,反而跟着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革命,这种军队便只能是反革命的军队。”他认为每一个忠实热心革命的党员,“一定应知道为了革命运动,必须要有一个军纪很严肃的党军……若是蔑视军纪,便证明他们不明了主义”。恽代英认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特别重要,“只有借政治工作阐明本党的学说与主张,养成士兵确定革命观点,方可以保证军队统一与为主义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譬如我,假使跟着蒋介石,也大可升官发财,但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不能不反对反革命的甘作民众叛徒的蒋介石!这种反对,是有益中国的。我们要真正建设廉洁政府,使每一个工作的同志都能尽职,决不像蒋介石一样专门招致他的同学同乡同姓来占满了一切位置。”

——申富强、李良明《恽代英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恽代英上述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恽代英上述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影响。

 

背景: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北伐战争需要自己的革命军队;黄埔军校的办学传统;蒋介石叛变革命。 观点:军队必须听从党的指挥;军队委有严明的纪律;高度重视军中政治工作和革命精神的培养。 (2)影响:发展了黄埔军校的办学思想;有利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事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做了准备。 【解析】(1)第一问,据材料“中共党员恽代英受派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总教官”并结合材料时间信息“1926年”、“1927年”可以得出处于大革命时期,结合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第二问,据材料“所谓党高于一切,是说军队不能违背党的主义”、“必须要有一个军纪很严肃的党军”、“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特别重要”、“方可以保证军队统一与为主义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据材料“中共党员恽代英受派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总教官。1927年初,他又奉命主持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黄埔军校的影响和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和人民军队的创建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8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苏联和东欧各国出口战略物资。1949年年末至1952年8月,巴黎统筹委员会和中国委员会相继建立,这标志着美国经济遏制战略扩大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共同行动。美国追求的基本目标是阻遏苏联集团战争潜力的增长、加剧苏联集团内部政治经济关系的紧张化,而“对共产党中国的贸易管制,不仅要阻碍其战争潜力的增长,而且还要阻碍其工业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决定局部缓和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管制,继续维持现行对中国和朝鲜的管制水平。其次,将技术转让更加明确地纳入东西方贸易管制的范畴。1954年和1958年,巴黎统筹委员会相继两次调整国际管制清单,将对西方军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物资增补进来,而将那些美国和西欧国家认为在军事方面再没有发展前途的物资,或者是苏联已经具备同等研制能力的物资删除出去,1960年,巴黎统筹委员会通过了“行政例外程序”,其中规定,巴黎统筹委员会各成员国有权自行确定“例外程序”出口的物品种类,无须事前获得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批准,事后向巴黎统筹委员会申报备案。

——崔丕《北约组织对苏联能源设备禁运政策的缘起与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禁运政策的目的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禁运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防止审判时法官徇私舞弊,宋初制定了回避制度。《宋刑统》规定:“诸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五服内亲,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并受业师,经为本部都督、刺史、县令,及有仇嫌者,皆须听换。”在之后的司法实践中,又增加许多重要的补充条款,使回避制度更加严密。如真宗景德二年(1005)九月诏:“应差推勘、录问官,除同年同科目及第依元敕回避外,其同年不同科目者不得更有辞避。”即法官与被审之人有同年同科目关系的必须回避。如果回避的官员太多,则须将案件移送其他机关审理,如哲宗元祐六年(1091)五月庚午,大理寺言:“断案若定夺事,卿、少卿、正应避者,免签书,若俱应避者,牒开封府。”得到朝廷批准。大理寺法官如果与被审之人有荐举关系者,亦须回避。如徽宗崇宁二年

“大理寺申请有服亲及曾经荐举或有仇怨者,许避”。孝宗淳熙元年(1174)六月四日,臣僚奏言:“在法鞫狱、录问、检法而与罪人若干系人,有亲嫌应避者,自陈改差。”即案件审理官员与嫌疑人有亲嫌关系者也要回避。

——田志光《宋代大理寺审判制度独具特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在司法审判中实行回避制度的目的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初司法审判中的回避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西方对长城的认知和评价

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历史学家在其著作中描述到:“在东方和距两个斯基泰地区不远的地方,有一用高墙筑成的城廓将赛里斯国环绕起来。

16~17世纪

西班牙传教士马丁·德·拉达于1575年访问中国后,出版《记大明的中国事情》,指出中国北部有一道方石筑成的雄伟边墙,据说全盖上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工程之一。17世纪60年代荷兰作家创作关于中国的戏剧,对长城写了长篇赞歌:“技艺填补了自然的缺口,建造了,也提供了你所需要的屏障,一堵城墙,从西到东,,一座拱璧,抵挡危险。”

17~18世纪

英国人笛福在1719年完成的《鲁滨逊历险记》中,认为长城尽管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但大而无当,因为它连乌合之众的鞑靼兵都挡不住。晚年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说:中国的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埃及的金字塔是空虚和迷信的纪念碑。它们证明的是这个民族的极大耐力,而不是卓越才智。

19世纪中期以来~20世纪

1841~1846年,法国人古伯察通过实地科学考察,订正了以前西方人对长城的错误认识和不恰当的负面评价,并指出“万里长城从甘肃的最西段一直延伸到东海”。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探险队掀起对我国西北含长城一带的考察热潮。1903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美国人威廉·埃德加·盖洛系统考察了包括长城在内的中国全国各地,1909年出版了《中国长城》,对长城起源、修筑、目的、作用首次进行了全方面科学探讨,指出长城是两种文明之分界线,也是中国形成中央集权帝国之标志。

 

 

上表为西方世界对中国长城形象认知的记述、演变与研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中国古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但是这些宗教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力量和中国的皇权对抗,相反,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

材料二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英国是西欧封建君主制度发展较早较完备的国家,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后,随后王权强化,但英国封建君主始终受到封建大贵族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王权强化的同时,封建贵族接二连三地申张他们的权利。....国王要求贵族提供特别(即额外的)捐助,必须征得贵族的同意。”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均摘编自凤凰文化《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君主制不同于古代中国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这意味着

A.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松动

B.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C. 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D. 经济全球化让大国间相互依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