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朝鲜和韩国分别提出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朝鲜和韩国分别提出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方案。朝鲜外相南日提出3点建议:(1)举行国民议会的全朝鲜选举,组成朝鲜统一政府;由民主朝鲜和韩国选派的代表组成全朝鲜委员会,其任务之一是草拟一个全朝鲜选举法,并采取措施保证朝鲜居民的各种自由。(2)一切外国武装力量在6个月内撤出朝鲜;(3)对维护远东和平有最大关心的相应国家保证朝鲜的和平发展,并为朝鲜的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韩国代表提出14点建议,其中包括:(1)按韩国的宪法手续由联合国监督在全朝鲜进行选举,联合国监督人员享有充分的行动与言论的自由;(2)全朝鲜国会代表按全朝鲜人口的直接比例计算(注:当时南方人口是北方的2倍);(3)在选举前一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北方,驻在南方的外国军队待统一后才能撤离。                                     ——据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韩双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分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内瓦会议未能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原因及留下的隐患。

 

(1)如何确定新政府的法统(新政府的合法性来源);如何分配国会代表名额;外国军队撤离问题;统一前后半岛和平的保障机制。 (2)原因:南北双方未能就统一问题达成一致;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冷战局势的影响等。 隐患:朝鲜半岛长期分裂对峙;造成亚太局势紧张。 【解析】(1)从材料“朝鲜外相南日提出3点建议”“韩国代表提出14点建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新政府的法统、国会代表的分配和外国军队的撤离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来分析答案。 (2)根据朝鲜战争的相关史实并结合当时国际环境可以从朝鲜半岛的战况、美国政策和冷战格局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问题留下了朝鲜半岛长期分裂对峙;造成亚太局势紧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2)孝文帝迁都有什么历史影响?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中国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治理药方》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视角分析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的供给学派的不同点。(要求:明确选择的角度,阐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820-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指数估计略表

 

年份

全国人口总数(万)

城市人口数(万)

城市化指数(%)

1820年

37377

2350

6.3

1840年

41281

2668

6.5

1893年

33677

2668

7.9

1920年

44377

4700

10.6

1936年

46136

5263

11.4

1949年

54167

5765

10.6

 

 

-行龙《也论中国近代的城市化》

材料二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点。

 

查看答案

“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 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B. 时间的不断更替

C. 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D. 国际关系的变革

 

查看答案

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8年任总统)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在此西奥多·罗斯福主要强调

A. 垄断是国家祸害的根源    B. 人权比利润更重要

C. 削除两极分化,追求社会和谐    D. 把公共福利置于个人财产之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