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路易十四时代(1643—1715年)中国人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路易十四时代(1643—1715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欧洲人追逐的时尚,中国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多是中国的仰慕者,他们把孔夫子的格言当作座右铭,让康熙皇帝扮演西方国王们的榜样,于是法国国王、奥地利皇帝纷纷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亲耕仪式。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开明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于伏尔泰、狄德罗那一代人来说,中国是一面旗帜,孔夫子是启蒙运动的守护神。

——摘编自周宁《2000年西方看中国》(下册)

材料二明万历时期,传教士携带了“七千西书入中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书籍只是“对于敏感的士人”产生了“压迫感”和“异样感”。“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从十八世纪又到十九世纪,只是在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深处,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

——摘编自马小红《近代中国宪政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7、18世纪中西方对待对方文化的态度。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态度的原因。

 

(1)态度:西方对中国文化大力引介和宣传;中国对西方文化冷漠、缺乏研究。 (2)原因:西方,中国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反教会、反封建势力的需要;传教士的推动。中国,“天朝上国”观念的存在;中国文化继续蓬勃发展;守旧势力的抵制。(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启蒙主义的大师们,多是中国的仰慕者,他们把孔夫子的格言当作座右铭,让康熙皇帝扮演西方国王们的榜样,于是法国国王、奥地利皇帝纷纷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亲耕仪式”可知西方对中国文化大力引介和宣传;根据材料二“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从十八世纪又到十九世纪,只是在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深处,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可知中国对西方文化冷漠、缺乏研究。 (2)关于西方引介和宣传中国文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反教会、反封建势力的需要等方面思考作答。关于中国对西方文化冷漠和缺乏研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天朝上国”观念的存在、中国文化继续蓬勃发展、守旧势力的抵制等方面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指出,“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毕加索

A. 为现代画家确立了绘画标准

B. 所开辟的绘画道路影响深远

C. 是现代绘画新时代的开创者

D. 不断地改变了绘画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西方某一流派作家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该流派是

A. 浪漫主义文学

B. 现实主义文学

C. 民族文学

D. 现代主义文学

 

查看答案

下表1953年初、1957年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统计{单位:种)

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我国

A.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B. 高校专业设置合理

C. 工科地位得到加强

D. 重理轻文局面形成

 

查看答案

1956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陆定一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后,“双百”方针得到正式的确定。“双百”方针的确立

A. 消除了文艺领域的分歧

B. 意在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热情

C. 表明党的执政方针改变

D. 得益于广大知识分子的支持

 

查看答案

1960年,联邦德国议员施万写信给中国驻波兰大使,希望中国政府能够通过放弃爆炸原子武器来申明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决定权,该建议被中国婉拒。这主要在于,中国发展原子武器

A. 打破美苏垄断空间技术

B. 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

C. 实现我国科技飞跃发展

D. 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