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0年,联邦德国议员施万写信给中国驻波兰大使,希望中国政府能够通过放弃爆炸原...

1960年,联邦德国议员施万写信给中国驻波兰大使,希望中国政府能够通过放弃爆炸原子武器来申明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决定权,该建议被中国婉拒。这主要在于,中国发展原子武器

A. 打破美苏垄断空间技术

B. 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

C. 实现我国科技飞跃发展

D. 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发展原子弹不仅仅为了国家安全,更重要的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中国发展原子弹是核技术方面的内容,与空间技术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发展原子弹与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原子弹只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部分,不能推断出实现我国科技飞跃发展,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邓小平与中国近代史上很多伟大的改革者很相似,他们都从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诊断中国的问题,开出了救国强国之方。这表明邓小平

A. 改革内容涉及面广

B. 重视中国具体实际

C. 强国之方效果显著

D. 改革面临严重局面

 

查看答案

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政治重心经历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督抚大员到中青年士子和留学生群体,再到体制外的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的过程。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B. 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C. 政治变革日趋激烈

D. 专制力量不断增强

 

查看答案

有人指出,作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核心内容的民权主义,它的提出起过重大积极作用。民权主义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 增强革命派建立共和国的信心

B. 促进了革命派对人民权利的关注

C. 消除了革命派内部反满的分歧

D. 巩固了革命派在反清中的领导地位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是继承以往的科学和民主思想而来的,但亦有重要的不同。这里的“不同”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强调

A. 实现富国强兵

B. 改造社会制度

C. 提高国民觉悟

D. 批判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19世纪40年代,继林则徐后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姚莹写成《康輔纪行》,徐继畲编成《瀛寰志略》,梁廷枬写成《海国四说》。这说明当时

A. “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B. 学习西方科技成为社会主流

C. “夏夷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D. 世界形势成为国人关注重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