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国建立后,以国家法制的形式通令改革服装,民众的穿着打扮不再受国家禁令的约束,中...

民国建立后,以国家法制的形式通令改革服装,民众的穿着打扮不再受国家禁令的约束,中国社会从此进入自由穿着的时代。从中可以看出

A. 衣冠之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B. 服饰洋化成为各阶层追逐的新时尚

C. 服饰成为展现个性自由的窗口

D. 中山装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服装

 

C 【解析】材料“民国建立后,以国家法制的形式通令改革服装”“不再受国家禁令的约束”“进入自由穿着的时代”反映了中华民国建立后,服饰成为展现个性自由的窗口,故C项正确,A项错误;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学者研究,中国1936年完成了陇海路西安至宝鸡段;同年7月,粤汉铁路株韶段接轨,全线通车;广九线也于七七事变爆发后几天内接轨投入使用。l929年起开始修建的杭州至萍乡的江南第一条东西铁路大干线浙赣铁路,于1937年6月正式接轨,全线通车。1935年开始修筑苏嘉路,1936年7月正式通车。在山西,l932年至l937年,修筑了长达860公里的同蒲路。这一时期铁路里程的增加

A. 说明国民党积极围剿红军    B. 说明国民政府积极为抗战做准备

C. 是国家长期社会稳定促进的结果    D. 说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成效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十年代初发起的“自强运动”,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如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学和艺术等,却完全被忽略了。这说明

A. 自强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现代化尝试    B. 除坚船利炮外中国从西方可学之处甚少

C. 自强运动是清朝国运衰退后的回光返照    D. 中国士人仍在昔日辉煌里寻找自强良方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日军的侵略无论是局部还是全面,中国人民对它的抗击活动也就相应地局部或全面展开。中国政府抗战是八年,而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与传统的八年抗战观点相比,上述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

A. 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B.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

C. 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

D. 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

 

查看答案

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到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19269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

A. 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 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

C. 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

D. 注重解决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查看答案

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

A.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 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 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 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