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整顿赋役制度,以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整顿赋役制度,以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造成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豪民隐占土地,逃避赋税。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清丈土地。1578年(万历六年),明政府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都要丈量,限三年完成。1581年,清丈基本完成。全国田亩总计7 013 976顷。虽比洪武二十六年最高数额少,但比弘治十五年以来增多了。这说明清丈工作是比较彻底的,对于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起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 ,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立法颇为简便。嘉靖间,数行数止,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

                                           ——《明史·食货志二·赋役》

(1)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材料一中所述的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为此他在经济上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效果如何?

(2)张居正为赋税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判断材料二中提到的“至万历九年”是什么时间?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影响?

 

(1)整顿赋役制度。清丈土地。比较彻底,为赋役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2) 一条鞭法。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 “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 (3) 1581年。新法使政府从掌握大量田地的地主手中增加税收,又使无地、少地的贫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限制了豪强地主舞弊瞒漏和胥吏里甲层层盘剥,减轻了农民额外的负担;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并使得大量农产品流入市场,从而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解析】(1)第一问,据材料“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整顿赋役制度,以扭转财政危机”即可得出其重点在于整顿赋役。第二问,据材料“1578年(万历六年),明政府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可以得出其措施为重新丈量土地。第三问,据材料“这说明清丈工作是比较彻底的,对于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起了一定的作用。”即可得出。 (2)第一问,据材料“一条鞭法者”可以得出实行了一条鞭法。第二问,据材料“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 ,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3)第一问,由材料“1578年(万历六年)”可以得出,万历九年为1581年。第二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和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  )

A. 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 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D.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查看答案

下列对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逐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B. 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

C. 取消了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的教学内容

D. 教育改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

 

查看答案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A. 君主专制

B. 联邦制

C. 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

 

查看答案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主要是因为他们

A. 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 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 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 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查看答案

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

A. 保国会的成立    B. 公车上书    C. 颁布变法法令    D. 强学会成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