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

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这主要是因为

A.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B. 民生商品供应充足

C. 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D. 三大改造成就初现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期间是指1953年-1957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由于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才出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而物价上涨不断的状况,故A项正确;新中国刚刚建立,民生商品供应不足,故B项错误;C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三大改造是1956年底完成的,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抗战后期,除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外,连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许多人都公开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5年,国内广泛流传着“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的诗句。这突出反映出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 中共领导核心地位最终确立

C. 国共力量对比的根本扭转

D. 中国社会变革方向基本明朗

 

查看答案

近代的上海曾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300多种出版物,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这主要得益于上海

A. 印刷技术较先进

B. 城市开放程度较高

C. 民族工商业发达

D. 系中共中央所在地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福建“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广东”。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的生产关系兴起

B.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查看答案

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

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

《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四库全书·后村集》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A. 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

B. 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 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D. 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查看答案

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激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谦让步遵从。这表明:

A. 礼乐制度得以重建

B. 儒家伦理影响深远

C. 君臣矛盾得以化解

D. 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