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理解材料的本质含义.据题干材料分析理解.“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反映了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谁重谁轻、社会稳定等问题,排除A、C、D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 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 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 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查看答案

《故王文贤墓志铭》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D.经商成功后可以研究学问或做官

 

查看答案

明代时,“河间(今属河北)行货之商,皆贩缯、贩粟、贩盐、铁等。贩缯者,至自南京、苏州、临清;贩粟者,至自卫辉(今属河南),并天津沿河一带;贩铁者,至自沧州、天津;贩木植者,至自真定;冀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这表明()

A. 抑商政策松动促进长途贩运贸易    B. 商品交换突破地方市场限制

C. 经济发展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 手工业的区域分工相对平衡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 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

B. 家长制受到挑战

C. 公民意识增强

D. 中央集权的削弱

 

查看答案

位于石家庄滹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距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说明当时滹沱河流域(    )

A. 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 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 “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 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