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 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天朝”体现了中国盲目自大的外交观念,而“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对等的外交观念,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B项不选,题干所说与洋务运动无关;C项不选,题干所述与民族主权意识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料记载,18399月穿鼻海战,英军无人员伤亡,清兵则死亡15人,中国水师29艘战舰几近全毁。而林则徐报告皇帝收军之后,获夷帽二十一……项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受伤者,尤不胜计。这种现象反映出

A. 中国人的封闭愚昧    B. 战争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C. 对英作战指挥失误    D. 中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

 

查看答案

较之前的小说,《西游记》更以人物为情节的中心。这一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荒诞无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带有一个鲜明的倾向。这一倾向是

A. 怪诞化

B. 脸谱化

C. 世俗化

D. 功利化

 

查看答案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表明

A. 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B. 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 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 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查看答案

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

A. 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

B. 规范家族行为,追求政治平等

C. 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D. 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查看答案

春秋晚期,孔子(前55l~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表明

A. 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

B. 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 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

D. 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