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历史上,明代的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声名显赫。在许多重大问题中,言官冒死上谏...

中国历史上,明代的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声名显赫。在许多重大问题中,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甚至多次出现集体跪谏、不畏死难,或前赴后继、持续极谏的场面。明代言官这些行为

A. 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    B. 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

C. 奠定了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    D. 表明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

 

B 【解析】明代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这并不能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故A错误;言官集体跪谏、不畏死难,体现了忠君与气节精神,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故B正确;言官制度并非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近代学者指出:“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还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学者是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严复

D. 陈独秀

 

查看答案

【加试题】如何理解和解释历史,史家们都曾或多或少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明代史家章学诚主张“论古必恕……恕非宽容之谓者,能为古人设身而处地也,”英国的柯林伍德指出:“过去的一切都活在史学家的心灵之中,正如牛顿是活在爱因斯坦之中”上述思路最适合于分析

A. 谭嗣同慷慨就义前的心路历程

B. 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

C. “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选择

D.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查看答案

雍正帝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军机事务,五年后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1738年乾隆帝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了

A. 军机处逐渐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B. 政治决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C. 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工具

D. 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查看答案

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史记》又载:“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反映了

A. 儒学在民间成为“显学”

B. 公孙弘并非真儒者

C. 儒学的法家化和政治化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查看答案

1799年皇帝颁布谕旨:“朕闻近年各省督抚两司署内教演优人……率皆朘小民之脂膏,供大吏之娱乐,辗转苛派,受害仍在吾民。……嗣后各省督抚司道署内,俱不许自养戏班,以肃官箴而维风化。”这表明

A. 戏剧发展导致政治腐败

B. 统治者践行重民爱民思想

C. 专制统治阻碍文化繁荣

D. 有限反腐以缓和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