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还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

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还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这些思想

A. 反映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的紧张对立

B. 反映了韩非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 表明了春秋时期辩证法思想的萌发

D. 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规范人的思想

 

B 【解析】“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属于道家思想,体现出韩非思想含有道家思想成分,B正确;君臣对立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辩证法思想萌发不是材料主旨,C正确;D中属于法家思想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陷落后,元军统率董文炳指出:“国可灭,史不可没。宋十六主,有天下三百余年。其太史所记,具在史馆,宜悉收以备典礼。”人们设法收集到多种宋代史籍并送交元朝的史馆。对“易代修史”传统的重视,其主要目的在于

A. 显示新朝的统治合法性

B. 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纽带

C. 削弱旧朝遗民的反抗意志

D. 加强对民众意识形态控制

 

查看答案

开放与交流是文明间对话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明清时期中国开始逐渐落后世界潮流,这与当时政府推行的哪一对外政策有关?16世纪以后中国人的餐桌上开始出现产于美洲的马铃薯和玉米等新食材,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开放与交流。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根本动力和主要途径分别是什么?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变化。

(3)近代英国曾掌握海上霸权。指出英国开始树立海上霸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英国在打败哪国后就自诩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英国在国际商品贸易中处于何种地位?

(4)当今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推动全球开放与交流和文明进步。请你就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材料二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

——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三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四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

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先突破“禁区”的是哪两个省?概括突破“禁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指出材料二中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哪一年全面展开?指出其中心环节是什么?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概括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步骤。

(4)据材料四,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

 

查看答案

工业化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29年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从生产技术角度看,这些企业的创办有何共同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概括实施这一战略的积极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工厂制度逐渐形成,而且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