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工业化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

工业化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29年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从生产技术角度看,这些企业的创办有何共同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概括实施这一战略的积极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1)运动:洋务运动。共同点:采用机器大生产。 (2)政策:创办国家资本工业(制订政策发展重工业);扶植奖励民营轻工业。特征:较快发展。 (3)战略:制订“一五”计划。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4)因素:民族独立(国家主权);政府政策(社会制度)。依据本国国情的变化,走适合本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图中所标的安庆内军械所、汉阳铁厂、江南制造总局等企业名称,其反应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由此可知,该时期企业的共同点在于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2)第一问由材料“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可以得出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制定了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积极鼓励民营轻工业的发展;第二问,据材料“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可以得出积极发展较快。 (3)第一问,据材料“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可以得出所述战略为“一五”计划。第二问,结合“一五”计划的成就和意义加以回答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可以得出工业化的前提是国家的独立;据上述回答还可以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适时调整,即要与国情相结合等方面加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工厂制度逐渐形成,而且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查看答案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里的“变革”是指价格革命。

 

查看答案

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电气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