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戊戌政变后不久,唐才常东渡日本,与康有为洽谈起兵勤王。1899年7月,康有为在加...

戊戌政变后不久,唐才常东渡日本,与康有为洽谈起兵勤王。1899年7月,康有为在加拿大成立保皇会,领海外140余分会。1900年,保皇会在澳门设立总局,康有为拟定“以全力取桂、袭湘、攻鄂而直捣京师焉”。以上史实说明

A. 当时国内革命形势渐次高涨

B. 清王朝统治危机加剧

C. 康有为重视革命力量的联合

D. 海外与大陆联系紧密

 

D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戊戌政变后,康有为等人联合国内外实力准备起兵抗争,说明海外与大陆维新实力联系紧密,D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主要是海外的活动,A不正确;注意材料的时间信息,戊戌政变之后,说明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清王朝的统治得以延续,B不正确;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革命”的说法不准确,C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方拟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 洋务企业遇到了经费问题

C. 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查看答案

1939年、冯友兰在《论抗战》中指出:“现在中国与日本打仗,是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的时候,但不是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的时候”,“我们的时代是中国中兴的时代”。此言论反映了

A.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B.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C.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查看答案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了先秦儒家学派

A. 强调仁礼重要性

B. 注重主体自觉性

C. 突出教化功能性

D. 主张格物致知论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研究十六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材料表明

A. 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

B. 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

C. 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

D. 海禁政策加剧倭寇之患

 

查看答案

城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根据下表可以得出

朝代

年代

城市化率

战国

公元前300年

15.9

西汉

公元2年

17.5

745

20.8

南宋

1200

20

1820

6.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10.6

1990

26.4

 

 

A. 城市化率直接关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B. 政府政策对城市化率影响较大

C. 大多封建政权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D. 农业发展程度与城市化成反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