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早的组织,我们所见到的史料记载,就是唐宋时期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早的组织,我们所见到的史料记载,就是唐宋时期出现的“行”。……这一时期形成的“行”,还不能认为它是工商业者保护自身利益的组织……到了宋朝,《都城胜记·诸行》中明确记载说:“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到了明清时期,“行”已经不是工商业者的主要组织形式了。他们根据自己商业活动的需要,通过各种关系,组合成有一定业务联系的组织,比较普通的形式就是“帮”,也称“商帮”。

一一摘编自王兆祥《中国古代的商人》

材料二惟思泉贝之流通,每与人情之萃涣相表里。人情聚则财亦聚,此不易之理也,矧桑梓之情,在家尚不觉其可贵,出外则愈见其相亲。我五邑之人来斯地者,无论旧识新知,莫不休戚与共,痛痒相关,人情可谓聚矣。则展成莫价生财之所,何可少缓须臾,而不亟为图谋乎?且会馆既立,五邑仕宦经过此邦者,皆得以瞻拜明神,畅叙梓谊。而在此经营者……数千里水陆平安,生意川流不息,皆聪明正直依人而行之明验也。

一一《嘉应会馆碑记》

材料三会馆等作为同乡的地域性组织,因其活动范围和能力受到限制,而不能适应和满足当时商人们各方面的需要了,所以这时期大批公所纷纷出现。据统计,截止到清末,各地都有公所建立。在名称上,公所大都是以行业命名的,如木业公所、纸业公所、蜡烛业公所等等。也有以地区命名的,实际上也是同业的组织,如苏州的江镇公所,是剃头业组织;七襄公所,是丝绸业组织;等。由于公所是以行业为基础组建的,行业一般划分是很细的,所以公所一般也以具体的行业专业为主而建立,不像会馆笼而统之地包括一个地区任何专业的商人或包括一个大行业下所有的商人。

——摘编自王兆祥《中国古代的商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行”的性质及其后来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馆的社会功能,并分析公所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商人社会组织的发展特点。

 

(1)性质:“行”具有明显的官方的性质,是官府对工商业者进行管理和征敛的工具。演变:根据商业活动的需要,“行”逐渐演变为“商帮”,成为商业性团体组织。 (2)社会功能:加强商人群体的团结,联同乡之情谊;互相帮扶,互通信息,共谋发展。原因: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人之间的业务交往增多;会馆自身的局限,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3)特点:先后出现了行、商帮、会馆、公所等商人组织;地缘和业缘并存,业缘的地位日益重要;商人组织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遍及全国各地。 【解析】(1)第一小问性质,根据材料一“还不能认为它是工商业者保护自身利益的组织”“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官方的性质、是官府对工商业者进行管理和征敛的工具方面思考作答。第二小问演变,根据材料一“他们根据自己商业活动的需要,通过各种关系,组合成有一定业务联系的组织,比较普通的形式就是‘帮’,也称‘商帮’”可从商帮、商业性团体组织角度思考作答即可。 (2)关于社会功能,根据材料二“人情聚则财亦聚,此不易之理也,矧桑梓之情,在家尚不觉其可贵,出外则愈见其相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商人群体的团结,联同乡之情谊;互相帮扶,互通信息,共谋发展方面回答其社会动能即可。关于公所出现的原因,根据材料三“会馆等作为同乡的地域性组织,因其活动范围和能力受到限制,而不能适应和满足当时商人们各方面的需要了”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人之间的业务交往增多、会馆自身的局限等方面思考作答。 (3)关于古代商人社会组织的发展特点,根据材料可从发展的阶段方面归纳为:先后出现了行、商帮、会馆、公所等商人组织;可从社会关系方面归纳为地缘和业缘并存,业缘的地位日益重要;可从发展规模方面归纳为商人组织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遍及全国各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书令在西汉时称为中书谒者令,属“少府”系统。汉武帝以宦官担任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来主管文书。成常改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不用宦官,改任士人,秩千石。此后罢省,不设此官。汉献帝时曹操为魏王,设置秘书今。文帝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中书机构此时已正式称为中书省。

材料二所谓三省就是:中书省,为决策机关,门下省,为审议机关,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过去曾在不同时期,充当过实际上的宰相。隋文者面对这个客观历史事实,依据历朝中央政权机构权力的转换情况,废去“丞相”的官称,而使三省长官行使宰相之职,因而把牢相之权分为三部分,使之成为制度。避免了权臣专权篡位的危险,这不仅大大加强了集权统治,而且对此后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政治体制的设置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友庭《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及其在唐代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中书省与秦朝丞相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官制改革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罗丹在评价中国某一艺术时,说:一个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线里面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这一评价

A强调书法的实用价值

B.突出中国画得意忘形

C.强调书法的美学思想

D.突出行书的雅俗共赏

 

查看答案

近代有经学家指出,《三百篇》后得《风》《雅》之旨者,唯屈子楚辞。而楚辞未尝引经,亦未道及孔子楚辞盖偶未道及,而实兼有《国风》《小雅》之遗。按照这一理解,楚辞

A展示了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

B.继承了《诗三百》的表现手法

C.体现出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表达了寄寓风雅的浪漫主义情感

 

查看答案

黄宗羲称:“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而后世乃以语录为究竟,仅附答问一二条于伊洛(指二程理学)门下,便厕身儒者之列,假其名以欺世。……道以是潦倒泥腐,遂使尚论者以为立功建业别是法门,而非儒者之所与也。”由此可知,黄宗羲强调

A. 经世致用

B. 知行合一

C. 崇尚礼法

D. 致良知

 

查看答案

“自孔子没,微言中绝。学者溺于见闻,支离糟粕,人持异见,各信其说……呜呼!学不本诸心而假诸外以自益,只见其愈劳愈弊也矣。”这一一感慨,意在主张

A. 格物致知

B. 反省本心

C. 心外无物

D. 存天理,灭人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