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书令在西汉时称为中书谒者令,属“少府”系统。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书令在西汉时称为中书谒者令,属“少府”系统。汉武帝以宦官担任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来主管文书。成常改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不用宦官,改任士人,秩千石。此后罢省,不设此官。汉献帝时曹操为魏王,设置秘书今。文帝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中书机构此时已正式称为中书省。

材料二所谓三省就是:中书省,为决策机关,门下省,为审议机关,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过去曾在不同时期,充当过实际上的宰相。隋文者面对这个客观历史事实,依据历朝中央政权机构权力的转换情况,废去“丞相”的官称,而使三省长官行使宰相之职,因而把牢相之权分为三部分,使之成为制度。避免了权臣专权篡位的危险,这不仅大大加强了集权统治,而且对此后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政治体制的设置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友庭《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及其在唐代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中书省与秦朝丞相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官制改革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认识。

 

(1)差异:汉代中书省职位较低,而秦朝丞相位高权重;汉代中书省曾任用宦官担当;秦朝丞相都是来自朝廷官员;汉代中书省主管文书,而秦朝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代中书省设置具有随意性,而秦朝丞相是法定的。 (2)影响:隋朝三省长官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三省长官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此后历代基本沿用。 (3)认识: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改革适应了封建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封建社会向前发展。 【解析】(1)关于汉代中书省与秦朝丞相的差异,根据材料一“属‘少府’系统”“汉武帝以宦官担任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来主管文书”“此后罢省,不设此官”和结合秦朝丞相的史实可从地位上、官员来源上、职责上等方面比较差异即可。 (2)根据材料二“因而把牢相之权分为三部分,使之成为制度”“这不仅大大加强了集权统治,而且对此后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政治体制的设置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等信息可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等方面回答隋朝官制改革的影响即可。 (3)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关于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认识,根据上述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改革适应了封建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封建社会向前发展等方面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丹在评价中国某一艺术时,说:一个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线里面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这一评价

A强调书法的实用价值

B.突出中国画得意忘形

C.强调书法的美学思想

D.突出行书的雅俗共赏

 

查看答案

近代有经学家指出,《三百篇》后得《风》《雅》之旨者,唯屈子楚辞。而楚辞未尝引经,亦未道及孔子楚辞盖偶未道及,而实兼有《国风》《小雅》之遗。按照这一理解,楚辞

A展示了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

B.继承了《诗三百》的表现手法

C.体现出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表达了寄寓风雅的浪漫主义情感

 

查看答案

黄宗羲称:“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而后世乃以语录为究竟,仅附答问一二条于伊洛(指二程理学)门下,便厕身儒者之列,假其名以欺世。……道以是潦倒泥腐,遂使尚论者以为立功建业别是法门,而非儒者之所与也。”由此可知,黄宗羲强调

A. 经世致用

B. 知行合一

C. 崇尚礼法

D. 致良知

 

查看答案

“自孔子没,微言中绝。学者溺于见闻,支离糟粕,人持异见,各信其说……呜呼!学不本诸心而假诸外以自益,只见其愈劳愈弊也矣。”这一一感慨,意在主张

A. 格物致知

B. 反省本心

C. 心外无物

D. 存天理,灭人欲

 

查看答案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在现代儒学研究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学(即王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实情。实际上,王学是有元以来在“合会朱陆”的趋势下产生的,黄宗羲也称其“范围朱陆而进退之”。作者认为“王学”

A. 主要是上承陆九渊学说

B. 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C. 对朱陆的思想兼有承袭

D. 与程朱思想具有一致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