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队的产。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1958年丰产未丰收,农业总产值只比上年增长2.4%。粮食、棉花比上年增产,而生猪头数下降5.8%,大牲畜头数下降到1952年水平。1959年就全面下降了,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度减产。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6%,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1960年,农业继续大幅度减产,总产值比大幅度下降的上年又下降12.6%。粮食和棉花产量均降到1951年水平。结果造成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非常困难

——《改变中国》

材料三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弊端,并简要分析其危害。

(2)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作出了怎样的调整?有何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弊端: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公有化规模过大、程度过高;分配方式上:平均主义。危害: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发展;造成人民生活困难。 (2)调整:使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适合国情;要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要关注民生,从人民利益出发。 【解析】(1)由材料“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可见,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公有化规模过大、程度过高;分配方式上:平均主义。第二小问,由材料“1960年,农业继续大幅度减产,总产值比大幅度下降的上年又下降12.6%。粮食和棉花产量均降到1951年水平。结果造成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可见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发展;造成人民生活困难。 (2)由材料“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可见使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答为: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结合所学,人民公社体制的教训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适合国情;要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要关注民生,从人民利益出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复杂,存在多种经济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材料二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材料三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四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徽商发财致富反映了明清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查看答案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出

①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②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不得人心

③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④某些西方人性思想观念开始被人们接受

A.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就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还看见许多的小脚老太。这说明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

B生活习俗的变迁,城乡发展不平衡

C废纸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D传统旧习俗的废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