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

“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大会”是指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秋召开的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以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的方针、政策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来,故B项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公私合营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该股票可以用来研究

A. 三大改造的过程

B. 市场经济的建立

C. 国民经济的恢复

D. 改革开放的成就

 

查看答案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是巨大的,有顺口溜称:“一五成就不寻常,自产铁轨出鞍钢。一汽长春解放牌,飞机南昌又沈阳。”关于“一五计划”表述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到1958年完成

B. “一五计划”片面发展重工业,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等

C. “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初步基础

D. “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1912年

1936年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化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 由于自然经济抵制,轻工业产品进口总量下降

B. 轻工业产品出口比例增加,说明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C. 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比例增加,说明到1936年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 进出口比例变化表明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19世纪末F1主要来自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侵略,F2减小,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 1927-1936年间,F1主要来自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F2的最根本因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

 

查看答案

1893年,张之洞在给友人信中说到: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由是观之,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

A.技术薄弱                    B.思想守旧

C.资本缺乏                    D.列强侵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