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对此理解...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19世纪末F1主要来自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侵略,F2减小,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 1927-1936年间,F1主要来自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F2的最根本因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选项ACD均与史实相符,与题意不符;B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减小,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而不是初步发展,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到一战前,B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3年,张之洞在给友人信中说到: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由是观之,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

A.技术薄弱                    B.思想守旧

C.资本缺乏                    D.列强侵夺

 

查看答案

柏杨这样描述近代中国的一场改革:“政治腐败和官员的贪污无能,使新建立起来的金碧辉煌的军事力量,不过是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属于“漂亮的拳击手套”的是

A. 上海发昌机器厂

B. 上海轮船招商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汉阳铁厂

 

查看答案

19世纪后期,技术革命以科学理论为前导,科学的发现很快转化为技术的发明,科学已开始走在了生产技术的前面。下列发明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 蒸汽机的创制

B. 火车的发明

C. 电动机的发明

D. 汽船的发明

 

查看答案

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技术革新的开始领域不同    B.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

C. 动力机器的发展阶段不同    D. 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不同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该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A. 英国和中国

B. 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 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D. 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