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死亡和衰落。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A.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 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C. 资产阶级发起实业救国

D.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挤压

 

B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所以答案选B。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中国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的经济因素,排除A;资产阶级发起“实业救国”进一步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排除C;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挤压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说明

A蒋介石带有强烈的好战情绪

B蒋介石有着可贵的民族主义思想

C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理由

D蒋介石企图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查看答案

在一部反映宋朝时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

A. 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

B. 几个读书人在晚上逛市场

C. 倭寇猖獗政府下令实行海禁

D. 商业税收成为国库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

A. 土地国有制

B. 重农抑商政策

C. 盐铁专卖政策

D. 土地私有制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班超(32—102),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名将、外交家。父亲班彪,哥哥班固。自幼博览群书,能说善辩,胸怀大志。他听到匈奴不断地侵扰边疆,掠夺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笔,叹息着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封侯,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公元73年,大将军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为了实现自己报国的志向,班超到他手下担任了代理司马(参谋),虽然是个很小的官,但却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窦固为了更好地抵抗匈奴,想采用汉武帝时的办法,派人联络西域各国来共同对付匈奴。因为班超的才干,他被派为使者前往西域,展露自己的才华。他设计攻杀了匈奴派驻在鄯善、于阗的使者,废去龟兹派遣的疏勒王。在东汉政府的援助下,联合当地力量,先后击败莎车、龟兹等地的贵族叛乱,并击退月氏的入侵。公元91年,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他先后在西域地区活动共三十一年。

——孙丰年《榜评历史魅力人物》

(1)根据材料,指出班超投笔从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班超出使西域的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3年4月,德国大学校园中开始了一场针对犹太血统知识分子的文化清洗运动。大批科学家被迫流亡他国。但大多数知识精英最初并未把美国放在优先选择的理想接受国的位置上,而是希望去英、法等西欧国家生活和工作。美国知识精英人物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美国私人性资助团体一起,逐步化解了美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对外来科学家的恐惧症”。随着形势的变化,德国战前扩张政策的成功以及战争初期“闪电战”的速胜效应,迫使绝大多数德国流亡科学家彻底放弃了继续留在欧洲诸国的幻想。欧洲局势的恶化也迫使美国社会逐步放弃孤立主义政策,接纳更多科学家。从德、奥两国被驱逐的1400名流亡科学家中,有77%被美国所接受。其中不少人成为美国现代新兴学科的奠基者。人们能在有关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的材料中找到最鲜明的例证,这次高文化素质难民潮对20世纪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洲际转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摘编自李工真《纳粹德国流亡科学家的洲际移转》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德国多数科学家最终选择流亡美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科学家流亡美国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