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政治妥协既是各方势力发挥政治智慧的结果,更是时代潮流推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

政治妥协既是各方势力发挥政治智慧的结果,更是时代潮流推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制宪会议每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正因如此,美国宪法被人们调侃为“妥协篓子”,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和事佬”。

——程汉大《美国立宪成功之道》

材料二:从短期来说,1832年选举权的扩大,有助于实现以工业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中等阶级的政治一体化,从而缓解了英国当时“刀尖上的生活”……从长期来说,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以及通过赋予选举权实现以工商业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中等阶级政治一体化的过程虽不乏政治斗争,但也充满了妥协,这种妥协意识为英国后来的历次和平改革提供了典范。

——王可园、齐卫平《政治赋权与政治一体化》

材料三: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至清朝垂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但这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显然,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纵观历史,因为变革社会制度而造成民族分裂、民族报复及原有的国家解体的事情不绝史书。但辛亥革命中无论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还是立宪派,对革命有可能造成的这一后果都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和有效的防范。

——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1)材料一反映出制宪会议解决重大难题的策略是什么?这一策略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英国为什么会出现中等阶级政治一体化?这一现象有何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历史遗产?

 

(1)策略:妥协让步。 体现:联邦制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权分立协调中央各权力之间的关系;参、众议员不同选举方式协调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2)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强烈。 影响:缓和社会矛盾;为英国以后的和平改革提供了典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原因: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的底线。 遗产: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避免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战争流血。 【解析】(1)由“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可知这次制宪会议解决重大难题的策略是妥协让步。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确立了联邦体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立法、司法、行政之间的关系和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内容“有助于实现以工业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中等阶级的政治一体化”和所学内容可知1832年英国出现中等阶级政治一体化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强烈。英国1832年的议会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为英国以后的和平改革提供了典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根据“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可知辛亥革命“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是因为革命派坚持了民主共和的革命底线。根据“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至清朝垂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可知这三大妥协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避免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战争流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对于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的重建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由此可见,他着重强调

A.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关系

B. 世界政治格局正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C. 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D. 意识形态和经济在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已经不起作用

 

查看答案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A. 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

B. 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

C. 欲建立它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

D. 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查看答案

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地调整对外政策,与其他大国进行结盟或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如2012年美国和印度就进一步扩大了战略关系。这说明

A. 世界政治秩序开始回归稳定

B. 俄罗斯对美国构成了新威胁

C. 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基本形成

D. 美国对外战略面临着新挑战

 

查看答案

1954年9月,主持法律制定工作的彭真指出: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中还有这么一种思想,他们以为法律是只管老百姓或只管小人物的,至于大干部、大人物,只要注意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够了,对法律遵守不遵守,是无关重要的……在此,他强调的是

A. 法律的推行遭遇了巨大阻力

B. 国家的法律政策还不完善

C. 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

D. 当时国人法律意识很淡薄

 

查看答案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 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 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C. 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D.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