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1937年6月15日,蒋介石向周恩来提出的几项条件。它反映出国民政府 A....

下图是1937年6月15日,蒋介石向周恩来提出的几项条件。它反映出国民政府

A. 竭力维护全民族抗战局面

B. 力图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

C. 联合中共力量共同抗日

D. 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

 

C 【解析】“1937年6月”“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由蒋指定国民党干部若干人,共产党推出同等数目的干部组成,蒋为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两党一切对外行动及宣传,统由同盟会讨论决定,然后执行”,说明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国民政府积极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试图联合中共力量共同抗日,为后来全民族抗战的实现做出了重要的准备,故选C;全民族抗战始于1937年7月7日,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国民党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排除D;材料没有体现国民党力图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排除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认为“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项价值。”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 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

B.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查看答案

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A. 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

B. 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

C. 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 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 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 发展工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建国后,在外交方面“视天下为一家,以同拜上帝为兄弟;实行通商自由,允许外商自由出入贸易,严禁贩卖鸦片;拒绝承认和接受不平等条约;外国应向太平天国纳贡,天王是各国之主”。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A. 正确认识到西方侵略者的本质

B.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主张世界各国一律平等

D. 确立了成熟的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1852年,英国驻广州商贸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数十年之久,并且已经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商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这一结局“奇怪”的根源是

A. 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B. 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 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D. 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