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太平天国建国后,在外交方面“视天下为一家,以同拜上帝为兄弟;实行通商自由,允许外...

太平天国建国后,在外交方面“视天下为一家,以同拜上帝为兄弟;实行通商自由,允许外商自由出入贸易,严禁贩卖鸦片;拒绝承认和接受不平等条约;外国应向太平天国纳贡,天王是各国之主”。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A. 正确认识到西方侵略者的本质

B.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主张世界各国一律平等

D. 确立了成熟的外交政策

 

B 【解析】太平天国“视天下为一家”的设想是美好的,但反过来说明了其对西方列强的本质并没有看清,排除A。C项错在“世界各国一律平等”的表述上,与题干中“天王是各国之主”的意思不符。“外国应向太平天国纳贡”,这仍然是一种典型的朝贡式外交,说明其政策还不够成熟,D排除。“拒绝承认和接受不平等条约”,说明太平天国政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2年,英国驻广州商贸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数十年之久,并且已经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商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这一结局“奇怪”的根源是

A. 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B. 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 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D. 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查看答案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材料中领事裁判权评价正确的是

A.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 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C. 符合了时代需要的相关法律规定    D. 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这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

A. 国王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B.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 是邦联制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D. 皇权一定程度受制于联邦议会

 

查看答案

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1875年法国最终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这说明

A. 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B. 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 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D. 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查看答案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A. 保持习惯法传统

B. 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C. 贯穿法理精神

D. 强调维护民主法治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