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

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中国与荷兰的金融创新

 

中国

荷兰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

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

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

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

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

机会。

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现

代意义的银行,有阿姆斯特丹市政的

担保,很快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票据

结算中心,荷兰的利率也比其它欧洲

国家都要低得多。银行不仅支持商品

交易,还支持股票交易。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美国的股票市场

 

中国

美国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

易所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

式宣布成立。1996年,高速发展的股市立

即出现了许多问题。从1998年开始,中国

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

20世纪90年代,政府通过间接措施进

行调控。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以硅谷为

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悄然兴起,促使美国

经济实现了产业升级。股市吸引了大量

私人投资者,同时养老金也通过资本市

场实现了保值增值。

 

 

(1)17世纪的中国和荷兰都进行了金融创新,但经济发展的结果却完全不同,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90年代中美两国股票市场的作用。

(3)两则材料都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中国: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遭受打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金融创新力度有限;商业模式缺乏创新。 荷兰:实行殖民扩张政策;实行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金融创新力度大;组建了大型商业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 (2)中国: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发展解困,解决发展的资金问题。 美国: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引资金;推动美国经济产业升级;投资者通过股市投资分享经济发展的收益,提高了民众的购买力。 (3)政府的政策是否正确合理,对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重视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解析】(1)17世纪的中国和荷兰在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方面的不同,借助材料提供的新信息加以概括。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股票推动了当时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为融资提供便利;美国股票的作用则与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关,从促进股票分散化、知识经济崛起、拓宽福利资金的来源、提高民众的购买力等角度回答。 (3)针对“政府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认识到政府的影响是双面的,干预太多或干预太少都不好,要注意宏观调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亊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这表明英国

A. 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 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 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

D. 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查看答案

(题文)观察下图。②处的商品主要是

A. 黑奴    B. 茶叶

C. 胡椒    D. 镜子

 

查看答案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16世纪,开辟新航路的西葡两国普遍认为海洋不是开放的,所有海域属于发现它的国家;17世纪初,在荷兰产生了海洋主权观念;二战后,国际上逐渐形成了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等海域分类。这种变化反映了

A. 西葡殖民体系分崩离析    B. 荷兰人成为海上马车夫

C.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 海洋问题的法制化趋势

 

查看答案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