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D 【解析】茶叶的普及属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淡化,故A项错误;中英两国文化差异较大,对东方生活方式向往不会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认识,不是对材料中茶叶逐渐普及现象的合理解释,故B项错误;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日益拉大,故C项错误;由于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加大了与东方的贸易,使茶叶大量流入英国,导致茶叶价格下降,成为普通民众也可消费的产品,故出现材料变化,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在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 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B. 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洗礼

C. 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D. 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查看答案

葡萄牙占据的澳门一度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这里为中心,曾建立起几条重要的国际贸易航线(如图).下列对这种贸易的评述,正确的是(  )

 

澳门﹣﹣暹罗(泰国)﹣﹣马六甲﹣﹣果阿(印度)﹣﹣里斯本

澳门﹣﹣长崎

澳门﹣﹣马尼拉(菲律宾)﹣﹣阿卡普尔科(墨西哥)

 

A. 它兴起于13世纪,以葡萄牙为主导

B. 它说明中国已经全面卷入世界市场

C. 它有利于白银流入中国并成为主要货币

D. 它刺激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形成

 

查看答案

英国首相老皮特曾说:“我要把美洲的重要性说给你们听;它是一个双重市场:既是一个消费市场,也是一个供应市场。”其主要观点是

A. 美洲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 美洲是英国理想的资本输出对象

C. 英国对美洲社会既有建设又有掠夺

D. 英国应使用武力和商品征服美洲

 

查看答案

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一些中国史研究者尝试以这种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撰写了《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等著作。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这种视野的是

A. 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B. 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C.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D.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查看答案

15﹣18世纪,围绕大西洋的广阔海域形成了著名的“三角贸易”,贸易的基本模式是欧洲人用从非洲贩运来的奴隶在美洲开采金银(特别是白银),然后用于换取来自东方的商品,它与欧亚大陆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的贸易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弗兰克

A. 三角贸易是欧亚大陆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涵盖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全球市场建立起来

C. 亚洲国家在三角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D.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