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史书有这样的记载:“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棉花已经广泛种植
B.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快
D.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曾有大臣上奏雍正帝说:“曩者设禁例,如虑盗米出洋,则外洋皆产米地;如虑漏消息,今广东估舟许出外国,何独严于福建?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臣愚请弛禁便。”这表明当时( )
A. 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B. 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 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 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某同学搜集到明代的土地登记簿“鱼鳞图册”,册中将土地山塘挨次排列绘制成图,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负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该图册是
A. 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B. 明朝政府奖励从荒的证据
C. 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D. 明朝为限制租佃关系的发展而公布的地契
16世纪,松江的棉布在全中国打开销路,商人汇集到棉布生产地,他们携带资本,参与了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这一材料表明是( )
A. 商人流动性大 B. 商帮的推动棉布发展
C. 粤商的发展 D. 闽商的衰落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B.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 “重农抑商”政策确保了封建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D.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
明朝中后期,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由节俭变为追求享受,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妇女,甚至农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经济结构出现质的变化
C. 拜金享乐为社会普遍认同
D. 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