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逝世后,有友题挽联曰:“汪辜两老先后去,九二共识留...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逝世后,有友题挽联曰:“汪辜两老先后去,九二共识留后世。两岸同胞皆一祖,期盼同唱振兴曲”。友之所以如此评价,是因为“九二共识”

A. 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新的突破

B. 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 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D. 受到了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A 【解析】“九二共识”口头承诺“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新的突破,故选A;“九二共识”只是口头承诺“一个中国”,没有达成“一国两制”的共识,排除B;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时间不符,排除;台独势力和反华势力阻碍祖国统一,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3年,毛泽东会见美国基辛格博士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基辛格表示赞同。由此可知此次会谈中美两国

A. 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促使世界政治格局改变

C. 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

D. 达成了遏制苏联的共识

 

查看答案

1956年,我国先后与叙利亚、也门、埃及建立外交关系;1957年,我国与斯里兰卡建立外交关系;1958年,我国先后与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外交事件的主要背景是

A. 中国外交原则得到亚非认可

B.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C.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D. 朝鲜战争美国被中朝击败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方针

 

查看答案

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姓名

生卒

家庭

事迹

方长裕

1900-1937

家庭富裕,曾捐建学校

国民党空军中尉,美国二战纪念书籍载淞沪抗战时,驾机一次炸毁日机10多架后坠毁

翁心瀚

1911-1944

父亲任国民政府部长

国民党中央航校毕业,战争爆发时,赴印度接受飞行培训;在云南执行任务时油尽坠毁

周启多

1914-1940

大户人家

作为学员,在昆明主动谓缨驾机迎敌,不幸中弹坠毁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可以佐证

A. 社会上层青年是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

B. 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互相支持

C.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D. 国民政府作了抗日国防准备

 

查看答案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历史背景是

A. 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

B. 日军策划攻击重庆

C. 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

D. 正面战场策划战略反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