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历史背景是

A. 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

B. 日军策划攻击重庆

C. 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

D. 正面战场策划战略反攻

 

A 【解析】根据题干“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937年9月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共红军接受改编,正是题干材料的体现。因此题干材料反映的事件说明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故A项正确。日军策划攻击重庆是在194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是在1924年,故C项错误。正面战场策划战略反攻是在194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者蒋廷黻认为,在中日关系的处理上,“不在乎我们对日强硬的程度,而在乎我们建设的成绩。……没有建设,没有提高我们自己的力量,纵使得着外援,我们还是别国的附庸,不能在国际上成一个独立势力”。材料说明蒋廷黻主张

A. 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

B. 强硬对日以表明自己是爱国者

C. 强化国家建设以提高国际地位

D. 等待依靠外援以完成抗日大业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访问中国时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评价的是中国的

A. 百日维新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查看答案

如图,观察图,导致中共党员数量和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合作实现推动工农运动高涨

B. 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重新选择

C. 红军长征推动农村革命运动高涨

D. 日本扩大侵华对革命力量的打击

 

查看答案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首位

 

查看答案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A. 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 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C. 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 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