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总之,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曹童心《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示例 论题: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阐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一方面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另一方面,这些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又成为工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劳动力资源,造就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机器生产设备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教民的真理。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客观1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从材料“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得出论题;然后结合中国近代相关史实论证观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十风箱。他想用这一公式说明,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从蒸汽机的关键结构看,“风箱”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水排”则提供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风箱”是我国宋代发明,尔后传到西方,18世纪在欧洲普遍应用,而“水排”在1900多年前就在我国出现,《后汉书•杜诗传》中有明确记载。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古代先进的技术已经为蒸汽机发明打下了基础,但最早发明“风箱”和“水排”的中国人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

——薛依群《谁让我们与蒸汽机擦肩而过》

材料二: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蒸汽机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就很难在全行业得到推广使用。对于那些资本规模较小的工厂主而言,在他们积累足够资本之前只能推迟或者引进很少的蒸汽机。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每当蒸汽机发生严重故障,瓦特都要亲自去用户那里维修,这样自然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购买蒸汽机,这种局面要等到机工成长起来及机械学成为完整科学,机器工业成为新一代工业部门才能转变,而这就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总之,19世纪30年代前的很长时间内,作为新鲜事物的瓦特蒸汽机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卢德运动中的手工劳动者将瓦特蒸汽机等机器视为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予以破坏。

——摘编自高宁波《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推广使用缓慢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相同影响。

 

查看答案

2002年诞生的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成果,截至2012年德国等24个国家仍允许本土货币与欧元共同流通,包括法国在内共有9个国家取消本土货币而统流通欧元。这体现出

A. 欧洲--体化取得突出成就

B. 西欧各国有相似文化传统

C. 联合的欧洲实力大大加强

D. 西欧联合从经济走向政治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A. 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 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C. 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D. 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在城市和农村,在上层和下层正日益尖锐的矛盾就是这种要求的反应。”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B. 十月革命完成了国家富强任务

C. 十月革命是俄国近代化的要求

D. 反沙皇专制是十月革命的目的

 

查看答案

公元前122年,古罗马保民官盖乌斯试图通过授予意大利人罗马公民权的法案,但罗马元老院否决了此法案,后盖乌斯遇害。公元前91年,意大利人发动反罗马战争,次年罗马元老院通过法案授予意大利人以罗马公民权。由此可知

A. 罗马法保护罗马公民的合法权利

B. 被征服者的斗争促使罗马法完善

C. 罗马统治阶级积极完善法律条文

D. 罗马境内公民与非公民已无区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