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十风箱。他想用这一公式说明,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从蒸汽机的关键结构看,“风箱”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水排”则提供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风箱”是我国宋代发明,尔后传到西方,18世纪在欧洲普遍应用,而“水排”在1900多年前就在我国出现,《后汉书•杜诗传》中有明确记载。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古代先进的技术已经为蒸汽机发明打下了基础,但最早发明“风箱”和“水排”的中国人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

——薛依群《谁让我们与蒸汽机擦肩而过》

材料二: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蒸汽机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就很难在全行业得到推广使用。对于那些资本规模较小的工厂主而言,在他们积累足够资本之前只能推迟或者引进很少的蒸汽机。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每当蒸汽机发生严重故障,瓦特都要亲自去用户那里维修,这样自然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购买蒸汽机,这种局面要等到机工成长起来及机械学成为完整科学,机器工业成为新一代工业部门才能转变,而这就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总之,19世纪30年代前的很长时间内,作为新鲜事物的瓦特蒸汽机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卢德运动中的手工劳动者将瓦特蒸汽机等机器视为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予以破坏。

——摘编自高宁波《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推广使用缓慢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相同影响。

 

(1)特点: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逐渐落后;技术零散,未形成逻辑化的、系统的科学体系;未转化为近代科技;为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问题:熟练技术工人匮乏;机器制造业不成熟,生产进程缓慢;维护和修理困难;资本的投入不足;手工劳动者的抵制。 影响: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都对人类文明有者广泛的影响;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解析】(1)依据材料一“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古代先进的技术已经为蒸汽机发明打下了基础,但最早发明“风箱”和“水排”的中国人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的信息并结合古代科技特点归纳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瓦特都要亲自去用户那里维修”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人类文明有着广泛的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2年诞生的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成果,截至2012年德国等24个国家仍允许本土货币与欧元共同流通,包括法国在内共有9个国家取消本土货币而统流通欧元。这体现出

A. 欧洲--体化取得突出成就

B. 西欧各国有相似文化传统

C. 联合的欧洲实力大大加强

D. 西欧联合从经济走向政治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A. 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 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C. 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D. 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在城市和农村,在上层和下层正日益尖锐的矛盾就是这种要求的反应。”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B. 十月革命完成了国家富强任务

C. 十月革命是俄国近代化的要求

D. 反沙皇专制是十月革命的目的

 

查看答案

公元前122年,古罗马保民官盖乌斯试图通过授予意大利人罗马公民权的法案,但罗马元老院否决了此法案,后盖乌斯遇害。公元前91年,意大利人发动反罗马战争,次年罗马元老院通过法案授予意大利人以罗马公民权。由此可知

A. 罗马法保护罗马公民的合法权利

B. 被征服者的斗争促使罗马法完善

C. 罗马统治阶级积极完善法律条文

D. 罗马境内公民与非公民已无区别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2014年中国和世界及其他部分国家顶峰时人均钢产量(单位:千克)。由此可推知,此时中国

A. 计划经济凸显其优越性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C. 工业化取得了较大成就

D. 市场经济政策开始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