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8年l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

1938年l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适应一定的民族特殊性才能实现。据此阐述正确是

A.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井冈山道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是一个探索过程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表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适应一定的民族特殊性才能实现”,结合所学可知井冈山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故A项正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是1978年后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基本经济政策,且在古代史上我国就推行对外开放,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仅是一个探索过程,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撰文称:“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这一观点可能出自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新民主主义论》

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 《论联合政府》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据此推断,孙中山认为

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 民族和政治革命比社会革命更重要

C. 政治与社会革命的目标可以迅速实现

D. 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

 

查看答案

1899年,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讨论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  

A.与罗斯福相似,主张国家干预

B.与资本主义一致,主张土地私有

C.与马克思主义相似,主张土地国有

D.与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张农业集体化

 

查看答案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C.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查看答案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 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 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C. 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

D. 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