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据此推断,孙中山认为

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 民族和政治革命比社会革命更重要

C. 政治与社会革命的目标可以迅速实现

D. 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没有提到中国工商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可知民族和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同等重要,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而民生主义……而去之易”得出政治与社会革命的目标不能迅速实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得出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9年,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讨论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  

A.与罗斯福相似,主张国家干预

B.与资本主义一致,主张土地私有

C.与马克思主义相似,主张土地国有

D.与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张农业集体化

 

查看答案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C.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查看答案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 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 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C. 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

D. 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查看答案

如果说中国从汉代起两千年的思想基本上是以儒学经典的弘扬为其主干的话,那么,民国以来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对传统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猛烈冲击。这反映出五四新文化运动

A.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基础

C. 主要批判儒家封建伦理道德

D. 有助于近代思想格局的多元化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段学生日记:孔子诞日为什么放假?孔子在专制时代,他的道德和学术,真可算是成万世帝王的好商品,无怪乎到这日子,要喧闹一番。……孔子既然不是现今的人,他的道德、学术配不上现在的榜样,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空废了一天的工夫,放无意识的假呢!——陈昌标,1920年10月8日该日记作为个案反映了当时新青年

A. 推崇“尊孔复古”思想

B. 要求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C. 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

D. 对传统文化批判有片面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