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87年,钱玄同出生于浙江湖州一个世...

历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87年,钱玄同出生于浙江湖州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的家庭,20岁时,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与章太炎、秋瑾等革命志士交往,次年加入同盟会。29岁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处任教,是当时著名的国学大师、语言文字学家。“五四”时期,他积极倡导文学革命,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钱玄同在诸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与其家族文化的传承有密切关系。他的家藏一是越钱氏家族迄夸为止还遵从着祖训,家族每一个孩子出生,全家都要诵读《钱氏家训》,这个家训已经流传了 1000多年:“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不谋也,利在万世必谋之;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子孙虽愚,诗书必读,勤俭为本,忠厚传家,乃能长久”。通过家训的形式传于后世,哺育和滋养了一代代钱氏子孙,钱氏家箍英才之多且绵延不绝,光彩夺目。自宋以降,直至明清,钱家历朝历代皆有俊杰,很多状元、进士出身钱门。进入现代和当代,钱氏英才,如同井喷一般,成群站队而来:钱均夫、钱基博、钱穆、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锺书、钱钟韩、钱学榘、钱其琛等众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学者,皆出钱门,阵容庞大,蔚为壮观,形成了著名的文化家族。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钱氏家族于千奈年间生生不息,与其家族文化的传承与认同有很大关系。

                                    ——据马建光《钱氏家族英才辈出的文化密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钱玄同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氏文化家族兴盛的因素。

 

(1)成就:积极参加资产阶级革命活动;致力于学术研究;倡导文学革命;传承文化家族传统。 (2)因素:《钱氏家训》体现的浩然正气的家风;家族重视传统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家族的期望和熏陶;个人的才能和努力;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中西优秀文化的滋养等。 【解析】(1)据材料“次年加入同盟会。”、“是当时著名的国学大师、语言文字学家”、“他积极倡导文学革命,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与其家族文化的传承有密切关系”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据材料“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不谋也,利在万世必谋之;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子孙虽愚,诗书必读,勤俭为本,忠厚传家,乃能长久”并结合个人的努力,时代的需求和优秀中西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1969年,勃兰特成为联邦德国总理,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该政策发端于1961年的柏林墙事件,他曾在回忆录中说,建立柏林墙“这一天的经历对我以后岁月中的政治考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时任西柏林市长的勃兰特,深切地感受到在核时代坚持对抗的严重危险性,因此,他提出了“两个德国,一个民族”的理论,主张首先应该缓和两德的关系,开展人民之间的接触,然后才能考虑德国的重新统一问题。1963年该政策初具雏形,1970年8月12日,联邦德国与苏联签署了《莫斯科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同意互相放弃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并承担义务,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西德声明该奈约不违背西德今后在和平的环境中重新统一德国的目标。1970年联邦德国与波兰也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71年9月《四国柏林协定规定》:四国保证不再西柏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西方三国承认西柏林不再是联邦德国的组成部分。苏联(含东德)则承认西柏林在经济、社会和法律制度上实际归属联邦德国;联邦德国与西柏林之间的公路、铁路和水路过境交通应该通行无阻。1973年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同年12月,联邦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也建立了外变关系。

——摘编自齐世荣、吴虞谨《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兰特实施“新东方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曹几度变迁,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可称为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典范。唐代正式确立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中央“三权分立”体制。三省制下中书、门下意见相左时,可以由政事堂作为中央最高决策机关统一协调决策。三省长官既各自统领本省政务,又以宰相身份联袂入朝,在政事堂轮流秉笔决事,共议国政,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将三个职能不同的机构整合为一个统一高效的中枢系统。隋唐时的“六部”是从魏晋时“六官”改革而来,即吏部、民(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委”,秦汉时“丸大部委”(九寺)被缩减掉3个,一直沿袭到清朝。李世民当皇帝时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机构精简最彻底。时由开国宰相房玄龄主持,整个中央机构官员编制位为640员,只有隋朝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可见,  “三省六部”制明显优于“三公丸卿”制,大唐盛世与政体的先进不无关系。

                      一  据杨峰飞《三省六部制当今大部制改革的借鉴价值与现实启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大部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大部制”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西商人不仅发扬了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而且新开设不少新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山西商人开设的信用机构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他们创立了从事消费信用的机构一当铺;创立了对贫民放印子钱的印局;创造了专门从事钱银兑换业务的钱庄;创造了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随着金融交易的发展,这些从事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相互学习,走上了存款、放款、兑换、汇款等业务的综合经营之道。随着外国银行的入侵,山西票号失去了固有市场,票号自身也没有按着现代银行的办法改造成股份制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怠于开拓创新……日益落后于西式金融机构,最终全军覆没。

                          ——摘自孔样毅、祁敬宇著《世界金融史论纲》

材料二

    法兰西民族在历史上就有从事金融活动的传统,国内金融势力强大。到19世纪束20世纪初,法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已形成若干金融资本集团,由他们控制着各部门经济的发展,法国金融资产阶级不但在国内把大量资金投入金融领域,而且在对外扩张时也大多以贷款方式向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而不像其他资本主叉目家那样.在国内向工业投资,在国外则以开矿建厂的方式进行资本输出。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一部世界金融史,还是一面大国兴襄更替,民族复兴崛起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到金融对一国经济政治的影响,一国全球地位的变迁兴囊深深地被打上了金融的烙印。

                      ——摘自孔祥毅、祁敬字著《世界金融史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山西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及其近代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金融业的发展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的其他相关史实,阐述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查看答案

美国政府在1961年向尼日利亚政府提出了农业技术援助计划,批准使用23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与尼日利亚在农业扩展和培训领域内的技术合作项目。它对刚果也有类似的技术援助项目,签署了一份关于在刚果共和国发展农业的合同,通过刚果多种工艺学会在刚果发展农业教育和扩展项目”。美国政府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 缓和东西方对峙状态

B. 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繁荣

C. 同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D. 消除全球发展中贫富差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