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西商人不仅发扬了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而且新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西商人不仅发扬了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而且新开设不少新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山西商人开设的信用机构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他们创立了从事消费信用的机构一当铺;创立了对贫民放印子钱的印局;创造了专门从事钱银兑换业务的钱庄;创造了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随着金融交易的发展,这些从事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相互学习,走上了存款、放款、兑换、汇款等业务的综合经营之道。随着外国银行的入侵,山西票号失去了固有市场,票号自身也没有按着现代银行的办法改造成股份制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怠于开拓创新……日益落后于西式金融机构,最终全军覆没。

                          ——摘自孔样毅、祁敬宇著《世界金融史论纲》

材料二

    法兰西民族在历史上就有从事金融活动的传统,国内金融势力强大。到19世纪束20世纪初,法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已形成若干金融资本集团,由他们控制着各部门经济的发展,法国金融资产阶级不但在国内把大量资金投入金融领域,而且在对外扩张时也大多以贷款方式向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而不像其他资本主叉目家那样.在国内向工业投资,在国外则以开矿建厂的方式进行资本输出。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一部世界金融史,还是一面大国兴襄更替,民族复兴崛起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到金融对一国经济政治的影响,一国全球地位的变迁兴囊深深地被打上了金融的烙印。

                      ——摘自孔祥毅、祁敬字著《世界金融史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山西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及其近代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金融业的发展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的其他相关史实,阐述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1)特点:增开了许多新的金融机构;信用机构种类繁多;业务由单一走向综合;私有性质。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冲击;自身管理经营上缺乏创新落后;与封建势力妥协。 (2)影响:推动法国向帝国主义过渡;金融资本控制主要经济部门;资本大量输往国外,使国内工业发展资金缺乏,妨碍法国经济发展,使其落后于美德等新兴国家;不利于金融资本的形成;培养了法国食利阶层。 (3)认识:观点:金融史与全球政治经济制度相联系(金融全球化),影响国家兴衰与国际地位。(如阐述金融自由化、科技进步与金融发展、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协调等均可赋分。) 史实:中国古代以丝绸之路沿线进行了中外经济交往和金融活动;唐朝时期出现柜坊、飞钱,促进唐朝经济繁荣与中华文化圈形成;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一带一路”也为21世纪的中外金融史开辟了新的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大发横财,战后出现经济繁荣。战后,美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它代替了欧洲,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或答出一战前后英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变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赋分。) 【解析】(1)第一问,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依据材料“而且新开设不少新的金融机构”、“山西商人开设的信用机构层出不穷”、“这些从事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相互学习,走上了存款、放款、兑换、汇款等业务的综合经营之道”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第二问,据材料“随着外国银行的入侵,山西票号失去了固有市场”、“票号自身也没有按着现代银行的办法改造成股份制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怠于开拓创新”加以归纳概括。 (2)据材料“法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已形成若干金融资本集团,由他们控制着各部门经济的发展”、“在对外扩张时也大多以贷款方式向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而不像其他资本主叉目家那样.在国内向工业投资,在国外则以开矿建厂的方式进行资本输出。”从对法国经济发展设社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加以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相应的观点,据材料“一部世界金融史,还是一面大国兴襄更替,民族复兴崛起的镜子”可以得出金融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结合相关史实加以回答,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政府在1961年向尼日利亚政府提出了农业技术援助计划,批准使用23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与尼日利亚在农业扩展和培训领域内的技术合作项目。它对刚果也有类似的技术援助项目,签署了一份关于在刚果共和国发展农业的合同,通过刚果多种工艺学会在刚果发展农业教育和扩展项目”。美国政府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 缓和东西方对峙状态

B. 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繁荣

C. 同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D. 消除全球发展中贫富差距

 

查看答案

1883年6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疾病保险法》,随后社会保障类立法在帝国议会都获得通过并实施。其适用范围包括全国所有工业人口,具有强迫性质,各种保险由国家直接筹备和管理,后来还成立了专门的分级机构来管理,甚至分担部分保险费的开支。由此创建的国家福利使当时的德国

A. 权力回到全体人民手中    B. 社会矛盾得以缓和

C. 助长了民族主义的情绪    D. 马克思主义影响扩大

 

查看答案

在“蒸汽”时代的英国,许多贵族出巨资购置设备,开发煤矿、投资修筑铁路、运河;工商资本家不断追寻市场、发现商机、谋取利润;工人为了按日或按月的薪水拼命工作;农舍中劳作者也经常为小雇主工作。据此可知

A. 两大对立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    B. 英国的民族主义具有殖民主义的特点

C. 投机行为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    D. 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

 

查看答案

在古罗马的立法体系中,法律的原则、制度都直接针对社会上新出现的法律问题。并且罗马国家的立法大多是通过审判机关的司法实践与法学家的活动来进行的。这说明罗马法

A. 具有很强的的适应能力    B. 包含了成熟的法学理论

C. 不划定公法和私法界线    D. 强调司法实践要理性务实

 

查看答案

我国从1978年以来产生了诸如私营企业主、经理和农民工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该现象主要源于

A.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B. 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

C. 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    D.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