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B...

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几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C 【解析】试题分析:清政府的评价立场主要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角度进行评价。AB均是认为李鸿章的活动没有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C认为李鸿章是“中兴名臣...社稷之臣”,最符合清朝的立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与智者学派的不同点是

A. 提出“知识即力量”

B. 认为“感觉即知识”

C. 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D. 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的陆上运输工具。最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则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π的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π的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即3.1415926<π<3.1415927精确到小数7位。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果,直到约一千年后,才为15世纪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超过。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20世纪20年代,同英国一道,日美是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倡导者,而在30年代前半期,太平洋两岸几乎没有真正的冲突,因为日本能做到在中国粗暴行事而不招致他国的联合反对。但从30年代中期开始,大国关系逐渐重组,中国得以不再孤军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接二连三地获得外部大国的帮助。到30年代末,美国、英国、荷兰、法国和苏联之间形成了松散的同盟,各国都想遏制日本的推进。可以说,这是一个改造过的华盛顿体系,剔除了日本,加入了苏联。为此,日本试图将苏联从协作国中分离,并与德、意结成牢固的同盟。

——据[美]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华盛顿体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体系变化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洪武八年建立学校贡举制度,规定官员子弟及民俊秀、年十五以上,读过《四书》者充任府州县学舍生员。其学科有经、吏、礼、律、乐、射、算等内容,按月考试,满三年大比。生员考试成绩优异的,由行省选拔,迸往京师,再由皇帝召见,予以亲试,然后分科擢用。学校因此兴盛,明代府、州、县、卫所均建有儒学,教官达四千一百余员,弟子无数。洪武二十六年,擢升国子生64人为布政使、按察使等四方大吏,……贡举制度打通了寒门子弟通过一心向学而获得功名的走路,也造就了一条从儿童到儒生再甄拔入官员队伍的流水线。

——摘自吕伟明《论中国改革的不确定性》

(1)据材料概括明初贡举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贡举制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