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

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A. 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

B. 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C. 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

D. 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

 

A 【解析】从薛福成的奏疏中可以看出,“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体现出不通过战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国际外交手段来争取利益,由此可以得出这一思想已经具备近代外交观念,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解决方式的问题,而不是原因;C选项没有抓住材料的重点,材料强调的是如何解决外交问题;D选项错误,与材料的内容含义相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派鉴于“既不能禁华商之勿搭洋船,又何必禁华商之自购轮船”,所以允许商办运输业,但又怕完全商办“久恐争利滋弊”,于是把商办置于官府监督之下。由此可知,近代“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

A.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B. 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 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D. 辅助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下表

时间

钢铁产量

增长量

1900年

25890吨

——

1905年

32313吨

24.8%

1910年

119396吨

269.5%

 

 

下表为1900-1910年中国钢铁产量及增长率变化表。据此可知,此时

A.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长足进步

B. 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C. 新政推动了钢铁业迅速发展

D. 钢铁业增长最为迅速

 

查看答案

这一时期,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企业家、工程师、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备了一支与传统的八旗、绿营、水师迥然不同的新式国防力量。在此历史阶段,中国

A. 诞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B. 国内出现实业救国的热潮

C. 民众开始认同民主与科学

D. 近代化在艰难中开始起步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平均每年发生水旱等自然灾害超过18次,农业发展形势严峻。但是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却增加了近3倍。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    B. 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C.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D. 政府推行以土地为主的赋税政策

 

查看答案

下表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