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律》规定: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草...

《唐律》规定: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这一规定表明当时唐朝

A. 没有出现夜市

B. 严格控制商业发展

C. 市坊界线分明

D. 城市经济异常繁荣

 

B 【解析】根据“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表明唐朝严格控制商业发展,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市坊界线分明、城市经济异常繁荣的信息,排除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发明的某种工具,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用力少,见功多”。这项发明

A. 是古代冶铜技术的一大进步    B. 导致唐代筒车的出现

C. 推动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发展    D. 促进了灌钢法的发展

 

查看答案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 坊市制度瓦解

B. 土地集中加剧

C. 农业技术进步

D. 海外贸易拓展

 

查看答案

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这说明

A. 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    B. “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

C. 国家规范了民营手工生产    D. 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

 

查看答案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查看答案

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这说明唐朝时期

A. 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C. 民生问题被长期的忽视

D. 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