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

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这说明

A. 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    B. “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

C. 国家规范了民营手工生产    D. 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说明官营手工业由政府掌控,而到了战国晚期,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说明民营手工业兴起,“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无法体现注重保证质量,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中产品上刻有的记录来看,官营手工业更显规范,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发生变化,没有体现经营范围,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查看答案

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这说明唐朝时期

A. 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C. 民生问题被长期的忽视

D. 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

 

查看答案

河南农谚说:“立春睛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这些农谚

A. 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

B. 没有科学可信性

C. 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

D. 源于农民的无知

 

查看答案

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说明汉代

A. 农民具有少劳作也须多收获的意识    B.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 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    D. 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旧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更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亦可称法治运动。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材料三

材料四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他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通过这次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探究】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2)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他的称霸与管仲是否有关?说明理由。

(3)李悝在变法中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统治法典是什么?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改革对魏国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