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克垚认为,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之一邦。周...

马克垚认为,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之一邦。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据此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近乎平等

B. 诸侯国是由周王室管辖的地方政权

C. 周王室的权威尚未被诸侯国认可

D. 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并无盟约关系

 

A 【解析】由题干中“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之一邦”“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可知,这说明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近乎平等,故A正确;西周时期,周天子无权干预诸侯国的内部事务,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广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诸侯国是由周王室管辖的地方政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西周时期,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这一状况的写照,“周王室的权威尚未被诸侯国认可”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题干描述的是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涉及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盟约关系”的信息,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民园年间,许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下死材料:

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武备以自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邦围”,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为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

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果,近者如英国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年)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道路”问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天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三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周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近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搞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请同答:

(1)依据材料,概括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所产生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4)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历经起伏,请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大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天文学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

A. 神话统治阶级

B. 服务于小农经济

C. 服务于祭祀活动

D. 战胜自然灾害

 

查看答案

你可能已经习惯了乘坐舒适的火车旅行。更愿在明亮的的灯光下读书,这些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给人们的便利,至于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名称,我们习惯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通讯工具不同

B. 生产方式不同

C. 交通工具不同

D. 能源动力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