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661年,已44岁的于成龙,抛妻别...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661年,已44岁的于成龙,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信念,到荒僻复杂的广西罗城为县令。他“淡薄自甘,一意与民休息,革大耗,减盐引,编置保甲,严禁盗贼”,并“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 1667—1678年,于成龙先后担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北黄冈同知、武昌知府、黄州知州和江防道等职,伸抑冤狱,革罢积弊,赈恤灾民,他坚决反对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割据叛乱,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作出了贡献。在直隶巡抚任内,他告诫州县,不许搜刮百姓,馈送长官,如有违反绝不宽宥。赴任两江总督时,他与幼子共骑骡车一辆,悄悄入衙;平日里,轻车简从,查访民间,通宵达旦工作。“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有“于青菜”之称。蒲松龄著有《于中丞》,讲述他断案的神奇;到清末,以他的事迹为原型,评书艺人又创作了公案小说《于公案》,让他有了和狄仁杰、包拯一样的地位。

——据王晋玲、李峰《清初吏治清明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于成龙的“为官”理 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成龙受到民众敬重的原因。

 

(1)理念:胸怀天下,有所作为;兴利除弊,造福百姓;以身作责,实事求是;以国家大局为重。 (2)原因:自身的“清廉”“公正”“忠义”品质;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对公正廉明务实官员的期待;戏曲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的宣传和再塑造。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誓勿昧天理良心……伸抑冤狱,革罢积弊,赈恤灾民……维护国家的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胸怀天下、造福百姓、实事求是、国家大局为重等方面概括于成龙的“为官”理念。 (2)本题根据材料“与民休息,革大耗……不许搜刮百姓……查访民间,通宵达旦工作……自奉简陋……评书艺人又创作了公案小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清廉”品质、巨大贡献、戏曲小说宣传等方面分析于成龙受到民众敬重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陆士谔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在小说里,主人公与妻子游历上海,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毕恭毕敬。街头的新生事物则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妻子告诉他,这是二十年前,在浦东开博览会的时候建造的。因为开了博览会,“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小说结尾,主人公被门槛绊了一跤,就此跌醒,方知是梦幻一场。

——《百年世博梦》

材料二

年份

文件

内容摘要

1853

《天朝田

亩制度》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1923

《中国国民

党宣言》

清查户口,整理耕地,调正粮食之产销,以谋民食之均足

制定工人保护法,以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

 

材料三 1953~1957年是新中国革命立国时代的重要阶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学习时报》

材料四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等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并发表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主人公梦中新中国的面貌从小说中可见作者怎样的情怀?

(2)据材料二归纳两个文件内容关注的共同问题。分别指出材料二纲领性文件出台的主要原因。

(3)从政治、外交经济方面分析1953~1957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是如何革命立国的。

(4)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利条件。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中国梦的轨迹。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府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B. 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C. 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 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查看答案

如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集市数

集市数

集市数

直隶

132

527

537

陕西(关中)

143

238

264

江西福建(不含台湾)

459

231.

545

305.

976

511.

广东

323

1270

1959

 

 

A. 南方集市数量多于北方

B. 经济重心实现完全南移

C. 农产品大规模流入市场

D. 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查看答案

1989年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这表明 (  )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B. 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即将解体

C. 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 中苏关系还待进一步改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