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 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B. 使民主共和的政治现念深入人心

C. 促使传统价值观念丧失正统

D. 推翻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

 

C 【解析】根据“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表明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价值观念,有利于西方思想的传播,C正确;A、B只是反映了材料中辛亥革命影响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表述错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书中关于汉武帝与其丞相田蚡有这样一段记载: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皇上说:“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这则记载反映出

A. 中外朝制度削弱了君主专制

B. 从无为到有为转变很有必要

C. 地方王国问题仍然威胁皇权

D. 官吏任免权全操于丞相之手

 

查看答案

著名的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说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文中的封建时代应该是指

A.先秦时期       B.唐宋时期      C.明清时期        D.秦汉时期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壬戌学制”。新学制没有明确规定教育的宗旨,但提出了七条标准: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新学制的实质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平民教育和职业教育。胡适是新学制创建的重要人物,他认为新学制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弹性,七条标准的精神就是“发展青年个性,使得选择自由”。“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使各地方可以按照各地方的需要与能力,兴办相当的学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自由。他强调,在推行新学制学校时,应容许旧学制学校的存在。在这种精神指导下,对当时城乡仍大量存在的私塾,教育当局并未以行政力量强行取消。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2011年8月18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有关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教育改革主张形成的主要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被西方称为“星球大战”的战略防御计划。其一是要以反弹道导弹防御为“盾”,以核进攻式器为“剑”,使美国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优势地位。其二是要利用苏联的“重大经济困难”和技术落后,来达到它的政治目的。此外,美国还希望通过“星球大战”计划的推行,推动新技术革命,刺激美国整个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因为在新技术革命中占主要地位的核技术、航天技术、电子技术、新材料等,无一不是首先为军事目的而研制和发展,然后再转到民用生产领域的。美国一位学者断言,“这是一次可以和电的发现相媲美的革命”。美国政府官员诺曼·贝利甚至说,克服世界经济衰退,只有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才能做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眸)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在成立后,采取了统一财政、集中财权的政策,按照资本主义的财政税收理论,着手新的财税制度的建设。这次税制改革,从1927年开始实施,前后将近10年。其主要内容包括:划分国地税,收回关盐两税主权,修订海关税则,改革盐税制度,裁废厘金、创立统税,整理田缺和开征新税。至1936年,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关税、盐税、统税为主体的国家税系统和以田赋、营业税、契税为主体的地方税系统。同时,为着手税制的进一步改革,于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开征了所得税,为建立直接税体系奠定基础。税制改革是因民政府前期意又重大且影响深远的一项措施。它虽然是国民政府迫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所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来说,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变革。

——朱雅丽《国民政府前期税制改革与政府财力分析(1927-1937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前期税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国民政府前期税制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