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1年,国家规定“在农村集市上出售的农产品,可以由出售的人白己决定出售价格,...

1961年,国家规定“在农村集市上出售的农产品,可以由出售的人白己决定出售价格,可以买卖双方自由议价,国家收购这些产品,也应当按集市上自然形成的价格收购”。这可以佐证当时我国

A. 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B. 城乡经济政策宽松

C. 农村经济结构改变

D. 经济体制发生变化

 

A 【解析】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1961年城乡经济政策尚未宽松,农村经济结构也尚未改变,经济体制也未发生变化,但可以在农村集市上出售的农产品等属于国民经济实行的调整方针,即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另起炉灶”要求外国政府与新中国建交务必遵循同台湾国民党残余政权断绝全部外交关系、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积极支持新中国恢复其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条件。这表明“另起炉灶”

A. 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B. 积极捍卫了一个中国的基本准则

C. 积极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 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

 

查看答案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鲜明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革命因素进行了继承与吸收,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批判,阐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这

A. 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正式确立

B. 强调了精神创新的必要性

C. 说明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查看答案

陈独秀认为,孔学说的特色主要是礼教和不言神怪,以现代民主和科学的尺度衡量,礼教是反民主的,而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这反映出陈独秀

A. 重视调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B. 反思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

C. 批判传统儒学糟粕认同其思想精粹

D. 主张必须彻底地更新中国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仔细观察1872-1913年开办的企业数量统计图。据此可知

A. 民族工业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经济的入侵

B. 政府政策的调整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 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D. 外国资本企业严重阻碍民族企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据统计,在民国建立后的一年左右时间中,全国的报纸由清末的约100种,迅速增加至500种,总销量达4200万份。有的政党还创办了自己的通讯社。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这说明当时

A. 社会舆论影响政府决策

B. 民主共和开始成为共识

C. 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

D. 民权主义实现阻力重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