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  )

A. 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 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 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 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20世纪60年代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阶级斗争为纲的特点,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学者雷文斯坦提出了“推拉理论”来解释人口迁移现象,其含义是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根据这一理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 东南沿海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快

B. 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政治经济稳定

C. 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D. 东南沿海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吸引大量人才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A. 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B. 展现了农村基本经济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C. 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D. 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A. 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B. 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C. 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D. 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查看答案

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

A. 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 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

C. 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 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查看答案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A. 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 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