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

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

A. 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 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

C. 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 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C 【解析】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排除A;孙中山没有认清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没有彻底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排除B;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但材料要求“釆用欧洲的生产方式”,排除D。由材料“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可见当时孙中山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A. 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 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

B. 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C. 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

D. 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

 

查看答案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 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 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 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 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A. 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 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 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 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查看答案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 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 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