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

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推断,下列说明最恰当的是

A. 儒学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危机

B. 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 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D. 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 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分别体现了道家、佛教和儒家思想,故体现了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的思想,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 社会道德水准提高

C. 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 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查看答案

“汉代以下,就集体而言,士大夫代表了社会力量,与君权之间既有合作又相互制衡的辩证关系。”此间,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是

A. 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

B. 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

C. 以选贤任能为支撑的官员选拔体制

D. 以屈君伸天为内容的天人感应思想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015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敌人见狡猾惯技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于是所谓“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开了

———蒋星德《冯治安将军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

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军民在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

——王建朗、曾景繁忠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它标志着中国的抗战进入怎样的阶段?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热点材料:2012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13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思考:造成钓鱼岛问题的最早历史根源是什么?日本所谓“购岛闹剧”实质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乡愁》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望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原台湾“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右任《望大陆》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为了顺利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我国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3)当前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是什么?你认为当前促进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